【常用典故】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例文】平时追求极致、超越极限,战时才能“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最复杂条件、最困难环境,练就高敌一环、远敌一米、快敌一秒、胜敌一招的制胜本领;敢于将部队置于险局、危局、困局,检验装备的理论值、战法的可行性、体能的极限量,通过极限练兵,练就胜战精兵。(解放军报《敢于“不设限” 勇于“破极限”》)
【典故】出自春秋孙武《孙子·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释义】意思是,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保存,使士卒陷入死地然后才能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