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2月26日,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后,推动新建新就业群体行业党委1个(、党组织3个、工会组织7个、团组织6个、妇联组织4个,带动社区报到700余人,打造整合服务阵地2个(原32个)。
二、经验做法
(一)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相关协调管理机制
1.构建工作协调管理机制。构建县委统一领导、县委组织部统筹协调、县委社会工作部指导推动、行业部门各负其责、社区兜底管理的党建工作格局,指导推动网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商务、工业园区、城市社区、文联、妇联、工会、团县委等行业主管部门,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的党建工作责任。
2.构建两新工委联席会议机制。制定出台了《县委“两新”工委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征求意见稿),明确了28个工委委员单位,推动行业管理和业务监管部门将管行业就要抓党建有关职责写入本部门“三定”规定,确定了每半年召开工委委员会议、每季度召开联络员会议,每季度联系点调研等工委运转机制。构建县委“两新”工委书记、专兼职副书记、委员“1+5+22”(1个工委书记单位,5个副书记单位,22成员单位)领导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各成员单位的党建责任。
3.构建行业主管部门联动机制。每周通过召集行业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召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会、深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一线实地调研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落实落地。
(二)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相关激励机制
1.建立服务激励机制。通过整合资源建设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一是新建网约配送员行业“骑手之家”。“骑手之家”免费为外卖配送从业人员提供热饭、就餐、饮水、手机充电、休息、学习、培训等暖心服务;二是新建货运行业“司机之家”,创建货运司机“xx驿路同心”党建工作品牌,整合交通运输、工会组织、团组织、妇联组织等资源,设置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办事中心、生活休息区、运动休闲区、中医理疗室、教育大讲堂、爱心驿站等功能区,为货车司机提供办事、休息、学习等一体化服务;三是依托社区、城关镇党群服务中心和九员驿站,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劳动者提供办事、休息、饮水、纳凉、学习、培训等暖心服务,在维权服务上,依托“法院+工会+人社+N”机制解决新就业群体诉求。
2.建立群团组织激励机制。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建立工会、团组织、妇联组织,出台相关激励机制。一是县总工会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出台免费体检政策,县妇联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妇女出台免费“两癌”筛查政策,县中医院出台中医理疗优惠政策,每月定期安排医护人员为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