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故事浅谈党性修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如同一面镜子,后来人总能在历史过往中查找缺漏、弥补自身过错。大智慧并不总是在大事件中见真知,小故事也能包罗万象。那些历史故事经过时间长河的涤荡沉淀,流传下来脍炙人口的故事总能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
用历史这面镜子来照一照自身,时常审视自己的党性修养,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党员就要时常照照镜子,正一正自己衣冠,看一看第一粒扣子。今天,我们来阅读几则历史故事,以此为鉴,来照一照内心,剔除有损党性修养的沉滓污垢。
东晋名将陶侃,年轻时家境并不显赫。在浔阳担任渔梁吏期间,有一次食用官府腌制的咸鱼,便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于是便用陶罐送了一罐咸鱼给母亲。不料他母亲非但不受,还将陶罐封好退回,并附信一封责备说:“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你当官,拿官家的东西送我,非但对你没什么益处,反而增加我对你腐败违法的担忧。)”这便是“陶母退鱼”的故事。
一罐咸鱼,常人看来不过小事而已,但在陶母看来,这却是官家东西,而拿官家物品充当私用,便是腐败违法。物虽小,私用私拿却也是公权乱用。微腐败在身边,就如同定时的糖衣炮弹。时不时在身边发生,却也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