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入情入理 听众入脑入心——例谈如何写出让听众有感度高的讲话稿之二
昨晚,久未更新的“三好公文课”又“上新”了——围绕如何把话讲得让听众更有感,我以不久前自己在关工委工作会议上的一次讲话为例,系统梳理了5条经验体会。
其实,当天上午我所作的一个讲话,听众有感度也相当高,而且内容与时下迎新春、过大年的背景更为吻合。为了蹭一蹭过年的热度,也加深读者朋友对上一堂课所讲内容的感性认识,今天我再追加一个“姊妹篇”,也可以说是上一讲的“续集”。
这个讲话,是我在本单位年度工作总结暨团拜会上讲的。为了开好这个会,我作了精心设计、周密安排、认真准备——参加会议的,不仅是本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还有专门邀请的家属代表。开会的时候,先用滚动播放的PPT展示过去一年本单位取得的主要成绩,火红的“成绩单”渲染了会场气氛,起到了暖场作用;紧接着,由班子里的常务宣读致家属的慰问信,“纸质版”印在粉红纸上、人手一份,“电子版”在本单位的微信公众号上同步推出;然后是5位家属代表(父母代表1名,丈夫、妻子、儿子、女儿代表各1名)动情感人的发言(过后我们也以“听听家属的心里话”为题,在公众号上进行了集中推送,发出后好评如潮);最后才是我的讲话。会议结束后,还专门安排了游园活动。从会场到活动现场,不仅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浓浓的“年味”,还弥漫着浓浓的亲情、浓浓的“家味”。
我的讲话大致用了30分钟,一半是工作回顾总结的“海水”,一半是感谢祝福的“火焰”。现摘要分享如下:
各位同事,各位家属:
立春时节,东风送暖,生机勃发。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今天我们全体干部职工和家属代表欢聚一堂,以总结工作、盘点成绩、表扬功臣、慰问家属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辞旧迎新,共贺新春,特别提气,特别来劲。
刚才,我们一起浏览了去年的“成绩单”,××同志代表部务会宣读了《致干部职工家属的慰问信》,5位家属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这几位家属代表,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发言的内容和风格也各不相同,但表达的心声是共同的,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相同的,他们讲得非常动情,我们听了深受感动。说真的,刚才×××小朋友在发言中讲到爸爸因为驻村工作6年,几乎缺席了他的整个小学生活,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后面又说:“每年放假爸爸都会带我和他一起驻村。在村里,看到爸爸能为村里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我觉得他的工作很伟大,他是我的榜样。”听到这些,我感到非常欣慰,欣慰于孩子的懂事、孩子的理解,更欣慰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一边听一边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发言的家属代表同意,请把你们的发言稿留下来,我们可以与今天的会议材料一并编辑成册,同时集中推送到本单位的微信公众号上,这是××文化建设的“活素材”,也是部史部风教育的好教材,理应在更大范围分享。有你们这样的好父母、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女,我们一定会把工作干得更好,让家人以我们为荣。在此我提议:让我们再一次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所有家属!
实话实说,今天这“三部曲”是我亲自策划的,慰问信也是我在电脑上逐字逐句敲出来的,可以说是我的“亲笔信”。我之所以策划这样一个会议、写下这样一封信,主要是因为××工作确实很忙、任务很重,有的时候还很急,一年到头没有淡季、没有闲时,就像××妈妈刚才说的那样,天天短平快,年年马拉松;正因为如此,不少干部职工在顾家方面做得很不够,不是不想“顾”,而是因为加班多、出差多,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不怎么顾得上,所以特别需要家属的理解支持,需要家属在我们顾不上的时候及时顶上、补上。化用一位老同事的话来说,从事××工作,能力不强应付不了,身体不好支撑不了,家人不理解坚持不了。那么,怎样才能增进理解呢?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增进了解,了解越多才能理解越深。
起草这篇讲话稿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女儿两次听我讲课的经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