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县级财政运行面临的困境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应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确保我省县级财政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一)抓住政策窗口期,培育壮大县域经济
1.抓住政策机遇,谋划项目落实。壮大县域经济需把握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机遇,积极落实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行动方案》,策划实施重大项目,省级新兴产业,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县域要有效整合预算、债券、社会资本及金融资本,提高专项债比例,解决建设融资难题。同时,县域需强化招商引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实现县域企业在规模数量和运营收入的扩增,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
2.打好财政金融“组合拳”。坚持远近结合,坚持系统观念,强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联动,建立财政部门、金融监管等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聚焦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积极拓展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以精准施策助力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
3.培育壮大县域财源。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增值税留抵退税、市场保供稳价等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支持培育县域市场主体、扩大税基、壮大财源。要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把产业结构优化的着力点真正放在加速工业化进程上,促进县域工业快速增长。做好留抵退税政策持续跟踪评估工作,分行业、分类型精准分析政策在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稳固税源以及促进收入增长方面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