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和争取力度,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有效发挥了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功能。但受诸多因素影响,部分重大项目存在迟迟不能开工、开工后进展缓慢、投资拉动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亟需研究并加以改进。
一、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前期不够充分。项目申报单位对国家宏观政策掌握不全面,对地方资源、产业、设施等情况认识不足,项目谋划不够科学,可行性分析不深入,项目敲定后因产业配套、指标竞配等问题难以落地。个别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缺乏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基础性资料,仅有投资意向便草率立项,甚至“以小报大”,忽略地方财政配套能力,多番修改方案,变更建设内容,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或无法开工。
二是优化调整不够及时。部分项目因国家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环保等政策,项目可研、审批难度加大,不再具备实施条件。一些项目在对接前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项目的发展预期影响,企业重新考量抉择。个别项目战线拉得太长,错失最佳市场先机,企业更改投资计划。这些项目需要实施单位及时跟进调整项目计划,但因市场意识淡薄,优化调整不及时,项目中途落空或长期“躺”在项目库。
三是要素支持不够到位。国家土地政策收紧,地方土地储备少,存量建设用地不足,土地占补平衡指标紧缺,征地拆迁难度较大,影响项目建设进度。部分项目因地方财政吃紧,配套资金供应不足